歌台舞榭岂不好,淡烟芳草令人嗟
出处:《题陈隐君菊庄卷后》
明 · 孙蕡
隐君种豆南山陲,清晨荷锄薄暮归。
馀閒更学树丛菊,茅屋前头花作围。
此花不比桃与李,万木凋零方吐蕊。
耀日黄金浅浅红,凌霜白玉深深紫。
孤芳似与九九期,落英不落长满枝。
嫣然羞作儿女艳,高洁独抱幽人姿。
此时隐君徐步屧,晨光熹微风猎猎。
晚圃寒花语断虫,东篱冷露留残蝶。
洛阳金谷盛繁华,江渚芙蓉照馆娃。
歌台舞榭岂不好,淡烟芳草令人嗟。
岁华将暮衡门里,寄傲羲皇时隐几。
见月开笼放白鹇,穿林采药寻黄绮。
平生嗜酒仍嗜书,诗比渊明差未如。
还开三径望俦侣,亦有五柳临庭除。
素琴抚弦惟袖手,葛巾且漉柴桑酒。
莫劳更赋归去来,惹得声名满人口。
馀閒更学树丛菊,茅屋前头花作围。
此花不比桃与李,万木凋零方吐蕊。
耀日黄金浅浅红,凌霜白玉深深紫。
孤芳似与九九期,落英不落长满枝。
嫣然羞作儿女艳,高洁独抱幽人姿。
此时隐君徐步屧,晨光熹微风猎猎。
晚圃寒花语断虫,东篱冷露留残蝶。
洛阳金谷盛繁华,江渚芙蓉照馆娃。
歌台舞榭岂不好,淡烟芳草令人嗟。
岁华将暮衡门里,寄傲羲皇时隐几。
见月开笼放白鹇,穿林采药寻黄绮。
平生嗜酒仍嗜书,诗比渊明差未如。
还开三径望俦侣,亦有五柳临庭除。
素琴抚弦惟袖手,葛巾且漉柴桑酒。
莫劳更赋归去来,惹得声名满人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野的君子,以种植豆子为生,傍晚荷锄而归,闲暇之余又学习栽植菊花,营造出一片花海环绕的茅屋。诗人通过对比桃李与菊花,强调了菊花的独特之处:在万物凋零之时才绽放,其花朵在阳光下闪耀着浅浅的金色,霜雪中则显现出深沉的紫色。菊花的孤高自许,仿佛与九九之数相期,即使花瓣飘落,也依然满枝繁茂。
隐居者在清晨漫步,微光初照,风起猎猎,晚秋的花园中,断续的虫鸣与残留的蝴蝶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提到洛阳金谷园的繁华与江边的芙蓉,以此反衬隐居生活的淡泊与自然之美。在岁末之际,隐居者在衡门之内,寄情于羲皇时代,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喜爱饮酒与读书,弹奏素琴,佩戴葛巾,生活简朴而充满诗意。诗人最后劝告隐居者无需再赋《归去来辞》,以免名声远播,影响了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