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梁闇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清 · 吴省钦
墨华香簇《莲华》青,伪朝平章工写经。
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
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杀灵。
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精荧。
武成三年字如漆,龙象拥卫栴檀馨。
维唐中原遘末造,行歌机略难拘囹。
十军阿父坐延虎,公然作贼来郊坰。
紫旗怒麾南寨破,此州入手开巍厅。
混元一图告符瑞,建号稳踞金床钉。
两川割据国虽小,肯以身舍腾讥詅。
佛牙奉献典最秘,僧目抉进恩还停。
尔时臣锴被殊遇,劝设写官签乙丁。
有来骨相似罗难,玉豪光涌祥麟廷,锴也染翰赞其象,清词丽句锵玲玎。
无端兔命受鹰制,水行仙者躬扆屏。
畴咨六军判诸卫,而使戈甲惊祅{雷鬼}。
唐魂招来礼孔,圣镫观去辉微爧。
从容笔谏竟何有,徒举觥令浮绿醽。
此州亦系幸游地,银汉曲许人间听。
堂堂观察暗通款,可有替戾摇风铃。
东朝六万疾于卷,回鹘小队嗟竛{立丁}。
降书至竟出公手,负荆舆榇天晦暝。
野狐泉边急敕到,坐视尔主罹严刑。
知尔默邀大慈护,一行摺去身腰鞓。
区区忠孝让希济,赋诗吠主颜长頩。
要其佥名乞归葬,伏锧几致膏青萍。
宗寿一言晚幸中,净福岂或资重冥。
寿于文札等清绝,冲妙之观藏绦䋼。
何如此本阅人代,麻茶双眼回昽昤。
直同屑金焕浓采,不藉针血沾余腥。
想当早朝暮归第,白藤笈子平头拎。
霞光百番赐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
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瓶。
伏梁闇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塔成塔毁难逆料,放佚千百存奇零。
其临唐讳笔不缺,与孟石经殊模形。
旧君旧国性根浅,雅藻空复翩亭亭。
是经居尊品居首,庄诵万一昭聋瞑。
柳公度人褚遗教,谁若萤爝谁日星。
塔砖残字傥容拓,更乞装示传遐龄。
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
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杀灵。
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精荧。
武成三年字如漆,龙象拥卫栴檀馨。
维唐中原遘末造,行歌机略难拘囹。
十军阿父坐延虎,公然作贼来郊坰。
紫旗怒麾南寨破,此州入手开巍厅。
混元一图告符瑞,建号稳踞金床钉。
两川割据国虽小,肯以身舍腾讥詅。
佛牙奉献典最秘,僧目抉进恩还停。
尔时臣锴被殊遇,劝设写官签乙丁。
有来骨相似罗难,玉豪光涌祥麟廷,锴也染翰赞其象,清词丽句锵玲玎。
无端兔命受鹰制,水行仙者躬扆屏。
畴咨六军判诸卫,而使戈甲惊祅{雷鬼}。
唐魂招来礼孔,圣镫观去辉微爧。
从容笔谏竟何有,徒举觥令浮绿醽。
此州亦系幸游地,银汉曲许人间听。
堂堂观察暗通款,可有替戾摇风铃。
东朝六万疾于卷,回鹘小队嗟竛{立丁}。
降书至竟出公手,负荆舆榇天晦暝。
野狐泉边急敕到,坐视尔主罹严刑。
知尔默邀大慈护,一行摺去身腰鞓。
区区忠孝让希济,赋诗吠主颜长頩。
要其佥名乞归葬,伏锧几致膏青萍。
宗寿一言晚幸中,净福岂或资重冥。
寿于文札等清绝,冲妙之观藏绦䋼。
何如此本阅人代,麻茶双眼回昽昤。
直同屑金焕浓采,不藉针血沾余腥。
想当早朝暮归第,白藤笈子平头拎。
霞光百番赐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
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瓶。
伏梁闇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塔成塔毁难逆料,放佚千百存奇零。
其临唐讳笔不缺,与孟石经殊模形。
旧君旧国性根浅,雅藻空复翩亭亭。
是经居尊品居首,庄诵万一昭聋瞑。
柳公度人褚遗教,谁若萤爝谁日星。
塔砖残字傥容拓,更乞装示传遐龄。
鉴赏
这首清代吴省钦的诗,以墨华簇拥的莲华为引,描绘了一幅关于佛教经卷的历史画卷。诗人赞美了伪朝平章(可能指某位官员)精巧地抄写《莲华经》,强调佛法的教义和功德。梓州的窣堵婆(佛塔)收藏着这些珍贵的经书,然而在丙寅年未月,一场灾难摧毁了经卷,梵夹化为灰烬,令人痛心。
诗人接着描述了令君(可能是一位地方官)捡拾残叶,尽管纸张黯淡,但字迹依然清晰。接下来提到武成三年,经书的文字如漆般黑亮,伴随着檀香的气息。唐朝末期,局势动荡,但佛法仍在传播。十军阿父(可能指权臣)的恶行被打破,此州得以安定,佛法的吉祥象征显现。
诗中提到佛牙的奉献和臣锴(即诗人自己)的特殊遭遇,他被授予写经的重任,用美词佳句赞美佛法。然而,命运多舛,他最终因直言进谏而遭遇困境。尽管如此,他的忠诚和孝顺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坚定。他请求归葬,经历种种磨难,最终得以善终。
诗人感慨这部经书历经沧桑,虽然有些残缺,但其价值犹在,如同金子般熠熠生辉,不需借助血腥。想象中,他在早朝后归家,享受着皇恩赐予的荣光。经书的阅读和保存,使得佛法得以流传,塔毁塔兴,寓意世间无常。
最后,诗人提到柳公度(唐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暗示这部经书的书法之美,堪比古代大师。如果能拓印残字,将更能长久流传。整首诗以对经书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法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