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指城颍,芳躅何缤纷
出处:《城颍》
明 · 区大相
停车指城颍,芳躅何缤纷。
巢许既高蹈,千载离垢坌。
如何遗羹子,纯孝至今闻。
揖让君臣全,愤争骨肉分。
积憾天性蚀,微言大义存。
至情在感发,口舌徒云云。
荒隧沦故道,薄采奠孤坟。
寄言茅焦者,颍谷有馀芬。
巢许既高蹈,千载离垢坌。
如何遗羹子,纯孝至今闻。
揖让君臣全,愤争骨肉分。
积憾天性蚀,微言大义存。
至情在感发,口舌徒云云。
荒隧沦故道,薄采奠孤坟。
寄言茅焦者,颍谷有馀芬。
鉴赏
这首诗《城颍》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描绘城颍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停车指城颍,芳躅何缤纷。”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驾车停驻于城颍之地,只见四周芳草萋萋,足迹纷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巢许既高蹈,千载离垢坌。”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巢父和许由两位隐士,他们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高洁,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接下来,“如何遗羹子,纯孝至今闻。”诗人感叹,那些遗羹子(古代传说中的圣人)的纯孝行为,至今仍被人传颂,体现了对古人美德的敬仰。
“揖让君臣全,愤争骨肉分。”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赞扬君臣之间的和谐与礼让,另一方面则批判因争夺权力而产生的骨肉相残,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与对现实残酷的批判。紧接着,“积憾天性蚀,微言大义存。”指出尽管存在遗憾与矛盾,但其中蕴含的真理与道德原则依然存在,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至情在感发,口舌徒云云。”诗人认为真正的感情在于心灵的触动,言语往往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最后,“荒隧沦故道,薄采奠孤坟。”描述了历史遗迹的衰败与变迁,以及对逝去先人的哀悼。诗人以“寄言茅焦者,颍谷有馀芬。”结束全诗,向像茅焦这样的历史人物致敬,暗示他们的精神与美德如同颍谷之芬芳,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散发着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城颍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传承的尊重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