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一樽酒,寂寞三径小
平生一樽酒,寂寞三径小。
有琴不张弦,正以知音少。
伊予挹残芳,道心炯相照。
北窗清梦长,山间自啼鸟。
吾欲问先生,天阔白云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游心:心神游荡。太古:远古。
得句:创作诗句。
万物表:万物之巅。
一樽酒:一杯酒。
寂寞:孤独。
三径小:狭小的小径。
有琴:有琴却。
张弦:弹奏。
知音少:知音难觅。
伊予:我。
挹:欣赏。
残芳:残余的芬芳。
道心:内心的道义。
炯相照:明亮地照见。
北窗:北边的窗户。
清梦长:清闲的梦境。
山间自啼鸟:山中的鸟鸣。
先生:尊称。
天阔:天空广阔。
白云杳:白云飘渺。
翻译
我的心游荡在远古之初,诗句跃然万物之上。一生中,我仅有一杯酒,陪伴着我这狭小的幽静小径。
虽有琴却未弹拨,因为知音难觅。
我独自欣赏残余的芬芳,道心如明镜般照见彼此。
在北窗下,我做着长长的清梦,只有山间的鸟儿作伴。
我想向先生请教,但天空广阔,白云飘渺,难以寻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余观复的作品,名为《读柴桑集》。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句。
"游心太古初,得句万物表":这里的“游心”意味着心灵的漫步与探索,“太古初”则是指最为原始、古老的时代。通过这两词,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和自然界深刻理解的渴望。“得句万物表”则显示了诗人在阅读柴桑集时,获得了对万物之理的洞察,每一个字句都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平生一樽酒,寂寞三径小":这两句话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情景。“平生”指的是平凡的一生,“一樽酒”则是象征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态度。三径,即隐士居住的小巷子,这里形容的是一种幽深宁静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淡然。
"有琴不张弦,正以知音少":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高洁。琴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艺术载体,但这里“不张弦”说明诗人并不随意弹奏,而是因为懂得音乐之美的人太少,不愿轻易展示。
"伊予挹残芳,道心炯相照":这两句中,“伊予”即指诗人自己,“挹残芳”则是说诗人珍惜那些尚存的美好事物。接下来的“道心炯相照”,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北窗清梦长,山间自啼鸟":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情境。“北窗”常常象征着冷清和孤寂,“清梦长”则是说诗人在寂寞中寻得一份超然的安宁。山间的鸟鸣叫,是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有着共鸣。
"吾欲问先生,天阔白云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智慧和精神世界的追寻。“吾欲问”意味着诗人想要询问那些已经达到更高境界的“先生”,即古圣先贤或是心灵导师。接下来的“天阔白云杳”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通向宇宙深处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余观复对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的独特看法和情感态度,是宋代文学中一篇充满哲理与审美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