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出处:《送宇文正甫》
宋 · 张栻
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再次来访还能有多少个十多天,陪伴着你临水登山游历。夜晚的雨水预示着农事将会顺利,早春的寒冷还未让小桃花绽放。
眼前的美好景色怕是难以穷尽,分别后你的信件怎能稀疏。
我也打算和你一同回归旧日的隐居之地,拄着藜杖时常去探访你的居所。
注释
重来:再次。能复:还能。
几旬馀:十多天。
临水:靠近水面。
登山:爬山。
夜雨:夜晚的雨。
农事好:农事顺利。
春寒:早春的寒冷。
小桃舒:小桃花绽放。
眼前佳处:眼前的美景。
应难尽:怕是难以穷尽。
别后:分别之后。
书来:信件到来。
讵可疏:怎能稀疏。
归旧隐:回归旧日隐居地。
杖藜:拄着藜杖。
时复:时常。
访楼居:探访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送宇文正甫》。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感情。
“重来能复几旬馀”一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快捷和不易重聚的情感,"临水登山又送渠"则是说作者在水边山头又一次送别,渠指的是朋友的去路。这里通过动作强调了分别时的情感。
“夜雨已知农事好”一句描绘了一场春夜的细雨给大地带来滋润,这是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吉兆。而"春寒未放小桃舒"则表现了虽然春天还未完全展现其暖意,但已经有了生机,桃花也开始舒展。这里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希望和美好预期。
“眼前佳处应难尽”表达了面对美好的景色,感慨万千,不忍离去。"别后书来讵可疏"则是说分别之后,即使通过书信交流,也感到时间的漫长和情感的隔阂。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即将回到平静的生活之中,手持拐杖,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再次访问那座熟悉的楼房。这里传递出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和对自然美好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愿与世俗保持距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