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出处:《赋丘原芳林隐》
明 · 杨士奇
达士布高位,幽人在中林。
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
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
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
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
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
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
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
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
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
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丘原芳林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首句“达士布高位,幽人在中林”对比了显赫地位的达官贵人与隐居山林的幽人,暗示了诗人对后者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着“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与内心的满足,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高于物质地位。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描绘了隐士居住的小屋周围茂密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通过光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写出了微风吹过,带来花香,让人心旷神怡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则表明即使没有音乐的陪伴,诗人也能从自然界的声音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描述了诗人独自阅读书籍、品尝美酒的情景,体现了他享受孤独、自我反思的生活态度。“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表现了诗人因内心情感的释放而醉酒,且不时创作出高雅的诗歌。
最后,“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远离世俗纷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则点明了诗人认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比追求外在的荣誉更重要,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双重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