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亲兰社袭馀芳,归热寒炉陋昏枣全文

自亲兰社袭馀芳,归热寒炉陋昏枣

宋 · 王洋
当年识君恨不早,丽句清高人缥缈。
有如商律变初秋,慢绿夭红俱一扫。
自亲兰社袭馀芳,归热寒炉陋昏枣
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
我辞官下曾几时,囊甑虽贫未空倒。
女儿索嫁金无馀,录过知难坐丘嫂。
人言贵贱在天公,饥饱更须关富媪。
是事姑置无相闻,瓜蓏分区竹有孙。
暑风长养远林密,雨脚并合前溪浑。
伤心事虑渐消省,胡不俯仰随欣欣。
有时放意枕书卧,亦复倚杖看荷翻。
殷勤不如偶相遇,过我思同明月尊。
世间明月向人好,丞不负余余负君。

拼音版原文

dāngniánshíjūnhènzǎoqīnggāorénpiǎomiǎo

yǒushāngbiànchūqiūmàn绿yāohóngsǎo

qīnlánfāngguīruòhánlòuhūnzǎo

nǎizhīxíngzònglóngzhōngshèngchùjīngshénshuāilǎo

guānxiàcéngshínángzèngsuīpínwèikōngdǎo

érsuǒjiàjīn绿guòzhīnánzuòqiūsǎo

rényánguìjiànzàitiāngōngbǎogèngguānǎo

shìshìzhìxiāngwénguāluǒfēnzhúyǒusūn

shǔfēngchángyǎngyuǎnlínjiǎobìngqiánhún

shāngxīnshìjiànxiāoshěngyǎngsuíxīnxīn

yǒushífàngzhěnshūzhàngkànfān

yīnqínǒuxiāngguòtóngmíngyuèzūn

shìjiānmíngyuèxiàngrénhǎochéngjūn

注释

恨不早:遗憾相识太晚。
丽句:优美的诗句。
商律:古代音乐旋律。
慢绿夭红:形容秋日落叶的景象。
兰社:比喻文人雅集。
寒炉:简陋的炉火。
龙钟:形容衰老。
曾几时:时间过去多久。
囊甑:口袋和炊具。
丘嫂:比喻世态炎凉的人。
贵贱:社会地位的高低。
瓜蓏:瓜类果实。
竹有孙:竹林中有人活动。
俯仰:随心所欲,顺应自然。
荷翻:荷叶翻动。
明月尊:明亮的月光和美酒。
丞不负余:我没有辜负你。

翻译

当初认识你太迟,你的诗才高洁如仙人般飘渺。
如同商朝乐律转为初秋,满眼的绿叶红花都被扫去。
亲近兰花社团,继承你的遗风,归来后面对简陋的炉火,心中仍有枣子般的热情。
即使形体衰老,精神依旧年轻。
我辞官离开已经多久,虽然贫穷但口袋并未空空如也。
女儿要出嫁,金银不足,深知世事艰难,如同丘嫂所言。
人的贵贱由天定,饥饱还需看富人的脸色。
这些事暂且放下,不必告知他人,瓜果各有所属,竹林中还有孙子嬉戏。
夏日的微风吹过茂密的树林,雨点连成一片,溪水混浊。
伤心之事渐渐淡忘,何不随心所欲,享受生活。
有时随意枕着书本躺下,或倚杖赏荷花翻飞。
再好的友情也比不上偶然的相遇,就像明月照人,你我共享美酒。
世间明月总是善待世人,我未能辜负你,却辜负了你的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王洋所作,题为《次韵周秀实见寄长篇》。诗中流露出对往昔交情的怀念与不舍,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

"当年识君恨不早,丽句清高人缥缈。" 开篇即表达了对旧友的深切懊悔,因为在过去没有及时认识和珍惜这份难得的交情,如今只能在悠长的文字中寻觅那份美好的记忆。

接下来的几句 "有如商律变初秋,慢绿夭红俱一扫。自亲兰社袭馀芳,归热寒炉陋昏枣。" 则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带来的无常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人在提及自己的处境时,自信地道出 "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 这里表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即便是身处困顿,也未有丝毫颓废之意。

随后几句 "我辞官下曾几时,囊甑虽贫未空倒。女儿索嫁金无馀,录过知难坐丘嫂。" 揭示了诗人辞去官职后的生活困境和对子女婚嫁的忧虑,以及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时的无奈与辛酸。

在 "人言贵贱在天公,饥饱更须关富媪。是事姑置无相闻,瓜蓏分区竹有孙。" 中,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着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紧接着 "暑风长养远林密,雨脚并合前溪浑。伤心事虑渐消省,胡不俯仰随欣欣。"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释然,以及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结尾处 "有时放意枕书卧,亦复倚杖看荷翻。殷勤不如偶相遇,过我思同明月尊。世间明月向人好,丞不负余余负君。" 诗意转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书籍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小确幸,同时也强调了偶然相遇的珍贵,以及对于那些美好的时光和人事的深深怀念。最后两句则是对月亮的赞颂,通过月亮之美来比喻世间美好事物的公平与无私,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低微,但心中仍存有对美好的不负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