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为己学,落落肯如石
出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其一》
宋 · 陈造
齐人石为瓠,自视比金璧。
钻之不能窍,宝此果何益。
人士为己学,落落肯如石。
当知井用汲,又恶匏不食。
钻之不能窍,宝此果何益。
人士为己学,落落肯如石。
当知井用汲,又恶匏不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其一)》。诗中以齐人视石为珍贵的瓠,却不知其实用价值,暗喻人们如果只追求表面的学问,而不注重实际应用,就如同那块无法钻孔的石头,虽然宝贵,却没有实际用途。诗人借此批评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过于自我标榜,忽视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
"齐人石为瓠",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现象,齐人将石头误认为贵重的葫芦;"自视比金璧",则强调了这种误解的严重性。接下来的"钻之不能窍,宝此果何益",进一步指出这种无用之物并无实际价值。
"人士为己学,落落肯如石",诗人批评那些只求个人学问的人,他们的态度冷漠,如同顽石一般。最后两句"当知井用汲,又恶匏不食",以井水需要汲取才能饮用,暗示知识应服务于生活,而匏瓜虽大,却不实用,比喻那些华而不实的学问。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学术追求的真谛,提醒人们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