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
出处:《挽歌诗三首 其三》
魏晋 · 陆机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
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
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
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
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
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
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陆机的作品,名为《挽歌诗三首·其三》。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悲凉情绪的挽歌,即哀悼亡者的诗歌。
首先,"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一句描绘了陵墓的高大与庄严,设定了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宏伟而又神秘的景象。
诗人通过"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表达了对逝者的悼念和对死亡的深切感悟。这里的“阴沟”暗示了墓穴的幽深,而“天井悬”则是对死者生前所处世界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则深刻地反映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死循环中个人的无常的洞察。
接下来的几句,"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通过对比生前的安居和身后的消亡,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必然性。
在"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中,诗人提到了生前珍贵的物品如今已经失去了光彩,这些曾经象征着荣华富贵的东西,在面对死亡时变得毫无价值。
随后的"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一句,则用鲜明的笔触描写了生前的繁华与死后的荒凉。
"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表达了诗人对死亡和超自然力量的迷茫感,以及生命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最后的"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和无奈,这种哀伤不仅来自于个体生命的消逝,更来自于对整个生命循环的无力感。
综上所述,这首挽歌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艺术表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死、宇宙与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是一篇集哀悼亡者之情与哲理思考于一身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