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出处:《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唐 · 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门:豪门贵族。才子:有才华的人。
古人踪:古代贤人的足迹。
白社:指隐居之地。
陶元亮:陶渊明的别称。
青云:比喻高位。
阮仲容:阮籍的别称。
田园:田园生活。
车马:代指富贵生活。
废巷:荒废的小巷。
支颐:托腮。
暮峰:傍晚的山峰。
行鱼:游动的鱼。
杨柳:河边的柳树。
芙蓉:荷花。
石窦:石缝。
红泉:红色的泉水。
紫菜:紫色的海苔。
凤雏:幼小的凤凰。
食竹:以竹为食。
鹤侣:鹤群。
烟霞:自然美景。
羁离:羁旅分离。
计不从:计划未能实现。
翻译
豪门中有才子,能够追随古人的足迹。如同白社中的陶渊明,又如青云之上的阮籍。
突然决定回归田园,车马难以再相逢。
荒废的小巷临近秋水,独自支颐遥望暮色山峰。
游鱼避开杨柳,惊动的鸭子碰触着荷花。
石缝中涌出细细的红泉水,山间小桥承载着紫色的海苔。
幼凤最终会以竹为食,鹤群暂时在松树上筑巢。
我渴望与自然美景相伴,但羁旅的计划却不能如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名为《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古人踪迹的追寻与怀念。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才智出众、能够继承古人足迹的青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传统的尊崇和向往。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诗人的心境开始转向个人生活,他回到了田园之中,但那里的宁静与远离尘世让外界的车马难以到达。废巷旁的秋水和暮色中的山峰,都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背景。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这里描写了自然界中生灵的活动,如鱼儿躲藏在杨柳间、鸭子惊起时触及芙蓉等景象,以及石洞中的细流泉水和山桥下的紫菜,都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感受。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像凤凰一样终日以竹叶为食,象鹤那样在松树间栖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意被世俗羁绊。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他个人生活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