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出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五》
唐 · 崔颢
幽客疑中坐,农人野外居。
报来禾近种,城去麦堪锄。
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君开山海记,共我摘园蔬。
报来禾近种,城去麦堪锄。
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君开山海记,共我摘园蔬。
注释
幽客:隐士。疑:似乎。
中坐:室内静坐。
农人:农夫。
野外:郊野。
居:生活。
报来:报告。
禾:稻谷。
近种:即将成熟。
城去:进城。
麦堪锄:可以锄麦。
夏色:夏日景色。
归舟壑:映照在山谷舟上。
春光:春天的光芒。
逐:追逐。
碧虚:蓝天白云。
君:你。
开:打开。
山海记:丰富的记忆。
摘园蔬:采摘园蔬。
翻译
隐士似在室内静坐,农夫们生活在郊野间。他们报告说,稻谷已近成熟,进城的人可以开始锄麦了。
夏日的景色映照在山谷的舟上,春天的光芒追逐着蓝天白云。
你打开山海般的记忆,邀请我一同采摘园中的蔬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幽客疑中坐,农人野外居”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乡村环境,幽客指隐逸之士,或许是诗人自称,而农人则在自然中劳作。
紧接着“报来禾近种,城去麦堪锄”二句,描绘了春耕播种的景象,禾苗和麦子都到了需要锄地的时候,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里的“报来”意味着信息的传来,或许是指农事季节的到来,而“城去”则可能暗示诗人对于离开城市、回到自然的向往。
“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两句,则是对不同季节景色的描绘。“夏色”可能指的是夏日的绿意或者是田野里的成熟作物,而“归舟壑”则是在形容夏天的晚霞和水边的美好。至于“春光逐碧虚”,则是在赞叹春天清新的景致,碧空如洗,光影迷离。
最后,“君开山海记,共我摘园蔬”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自己的田园生活的展望。这里的“山海记”可能是指一种广阔无边的境界,而“摘园蔬”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享受田园生活,分享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田园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