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
出处:《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唐 · 韦应物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
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携酒:带着酒。花林下:花丛之下。
千载坟:年代久远的坟墓。
不共酌:无法一起饮酒。
奈此泉下人:无奈这些已故之人。
玩芳物:欣赏美好的事物。
徂春:消逝的春天。
聊舒:姑且舒展。
远世踪:远离尘世的足迹。
还山云:归隐山间的云雾。
且遂:暂且满足。
一欢笑:一时的欢乐。
焉知:哪里知道。
贱与贫:贫贱或富贵的状态。
翻译
提着酒来到花丛中,眼前是座座千年古墓。在这时不能与他们共饮,只能对着这泉下之人感慨。
从开始欣赏这些芬芳之物,就应想到春天即将过去。
姑且追寻遥远的世外踪迹,坐着遥望山间的云彩。
暂且享受这一时的欢笑,哪里要知道贫穷或富贵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携酒至花林之下,与自然为伴,对着千年古墓沉思。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徊,但又不失对生命的一种超然态度。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时,也是在思考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即将过去。这里体现了古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通过观赏自然景象来舒缓自己对于过往记忆的追寻之情。山云在这里成为诗人心灵放松和超然物外的一种媒介。
最后,“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贫穷和低下的地位时所保持的豁达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简陋的饮酒也能带来一时的快乐,何必过于计较世俗的富贵与贫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情怀和超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