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全文

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

出处:《阅虎丘志
明 · 张乔
披图览记兴犹狂,卧里看山足徜徉。
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
鱼从小港听歌出,花近孤坟作意香。
谁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

鉴赏

此诗《阅虎丘志》由明代诗人张乔所作,描绘了对虎丘山景的欣赏与感悟。首句“披图览记兴犹狂”,开篇即以豪情满怀的姿态,表达了对虎丘山志的阅读热情,仿佛在纸上就能感受到山川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激发了无限的兴致与狂热。

接着,“卧里看山足徜徉”一句,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仿佛躺在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山峦的美景,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与享受。

“说法石依檀板促,冶游人乱塔灯光”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虎丘山的文化氛围与热闹景象。说法石旁,檀板轻敲,僧侣或道士正在传经讲法,而远处的塔灯下,游人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这里既有宗教文化的庄严,也有世俗生活的喧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与对比。

“鱼从小港听歌出,花近孤坟作意香”则将视角转向自然与生命的细腻之处。小河中的鱼儿似乎能听到歌声,而靠近孤坟的花朵,似乎也因哀思而散发出特别的香气。这一联通过鱼和花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生命以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死亡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

最后,“谁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色(物质世界)与空(精神世界)之间,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义?并以生公台畔真娘的墓地为背景,暗示了对人生、生死以及存在的深层思考。这里的“真娘”可能是指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了某种真实或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景的描绘,结合自然、文化、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