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全文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出处:《郢门秋怀
唐 · 李白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拼音版原文

yǐngménwèiyuèsānchéngxián
shuòfēngzhèngyáoluòxíngchóuguīxuán

yǎoyǎoshānwàimángmángjiāngshàngtiān
réndòngtíngshuǐyànxiāoxiāngyān

qīngkuàngxié宿hǎolínnián
bǎilíngdàngyàngwànhuàxiāngtuīqiān

kōngcāngxúnmínghǎixiān
wénpénghǎiqiǎnjiànsāntáoyuán

jiànzēnghàotànménjīnháilián
zhōngdāngyóuzhuócānglàngquán

注释

郢门:楚国都城郢。
巴月:巴地的月亮。
朔风:北方的寒风。
行子:出行的人。
杳杳:遥远的样子。
茫茫:辽阔无边。
洞庭水:洞庭湖。
潇湘烟:潇湘地区的雾气。
宿好:旧友。
缁磷:指岁月流逝。
荡漾:动荡不定。
推迁:变迁。
苍梧帝: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溟海仙:海上的仙人。
蓬海浅:蓬莱仙境近在眼前。
三桃圆:传说中的三颗桃子象征团圆。
浩叹:深深的叹息。
扪襟:抚胸。
五湖:泛指江湖。
沧浪泉:古时的隐士常用来比喻清高隐居之处。

翻译

我在郢门作客,巴地的月亮已圆满三次。
北风吹落枝头叶,旅人愁绪更增添,想回家却不能。
山外日影渐远,江面天色迷茫无边。
人在洞庭湖畔迷失,大雁穿越潇湘烟波。
清静空旷之地,与旧友相逢,岁月匆匆已近年头。
百年人生如梦,万物变化无常。
徒然拜见苍梧之帝,追寻海上的仙人却无果。
听说蓬莱仙境近在眼前,但三颗桃子团圆的传说却未见。
倚剑长叹,抚胸自怜,感叹人生无常。
最终我将游历五湖,洗净尘世,在沧浪泉中洗涤双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郢门秋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郢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一带)这个地方作为一个旅客,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气氛。在这里,他提到巴月三成弦,可能是指夜晚弹奏琴瑟,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朔风正摇落,描绘出秋风吹动树叶的景象,使得诗人心生愁绪,想要归去。

随后,诗人描述了山外的日暮和江上的天空,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他提到人们迷失在洞庭湖的水波之中,而大雁则穿越着潇湘的烟雾。这两句可能是在比喻人世间的迷茫与诗人的清醒。

缁磷及此年一句,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和自己年华的增长。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则是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界变化的无常。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苍梧帝(古代神话中的天帝)和溟海仙(传说中居住在大海之中的仙人)的向往,但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达到那种境界。蓬海浅、三桃圆,是指仙境的美好,但诗人似乎对此持怀疑态度。

最后,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几句,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自我怜悯之情。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则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想要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仙境的追求,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超脱尘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