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出处:《馀干溯流至安仁》
宋 · 杨万里
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注释
半篙:指水位刚到船篙的一半。新涨:新来的涨水。
满帆风:满帆借助顺风。
一抹:一片,一抹风景。
惭愧:感到羞愧或自谦。
棹郎:划船的人,这里是对船夫的敬称。
袖手:比喻不参与,袖手旁观。
若非:如果不是。
翻译
半篙水面刚刚涨满,满帆借助着风的力量两岸的群山在眼前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轮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于大自然中的景象。"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篙是船上固定帆的木棒,这里用“半篙”来形容帆已经鼓满了风,船速如梭,行进在两岸层叠的千山之中。诗人通过这种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力的旺盛。
接着,“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棹郎是舵手,即掌握船只方向的人。这里诗人自谦地表达了一种惭愧之情,因为在大自然面前,即使是技艺高超的舵手也只能顺其自然,将手放在衣袖中,似乎没有太多作为。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个人能力局限性的深刻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眼,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力量的思考。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