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
出处:《江次维舟登古寺》
唐 · 李中
辍棹因过古梵宫,荒凉门径锁苔茸。
绿阴满地前朝树,清韵含风后殿钟。
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
吟馀却返来时路,回首盘桓尚驻筇。
绿阴满地前朝树,清韵含风后殿钟。
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
吟馀却返来时路,回首盘桓尚驻筇。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幽静景象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
“辍棹因过古梵宫”一句,以“辍棹”比喻舟楫之声,表明诗人乘船而来,经过了一座古老的梵宫。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的“荒凉门径锁苔茸”则进一步渲染出这座古寺的荒凉与静谧,doors and paths被长满了苔藓,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界的复归。
“绿阴满地前朝树”一句,通过对绿荫覆盖大地和古树依然屹立的情形描写,传递出一种生机与永恒的信息。紧接着,“清韵含风后殿钟”则是对寺中钟声的描绘,这种声音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蕴含着超脱世俗的禅意。
“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峰”两句,通过对孩子在破损的床上懒洋洋地睡着,以及老和尚津津有味地指点山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情景,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吟馀却返来时路,回首盘桓尚驻筇”表达了诗人在游览后又返回来的心情,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刻印象。这里的“吟馀”指的是随口吟咏,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诗兴,而“回首盘桓尚驻筇”则是对古寺所留恋的表达,通过盘旋曲折的小路和依旧停留在那里的小木桥,传递出一种不舍得离开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生命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