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
出处:《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 其三》
宋 · 韩淲
尝看晋宋语,无忌酷似舅。
焉如施与徐,共学乃师友。
固应在同声,亦何苦遗臭。
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
焉如施与徐,共学乃师友。
固应在同声,亦何苦遗臭。
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其三)》中的片段。诗中通过对比晋宋时期的人物关系,表达了对友情、师友关系以及个人品行的思考。
首句“尝看晋宋语,无忌酷似舅”引用晋宋时期的典故,以“无忌”和“舅”为喻,探讨了亲密无间的友情。接着,“焉如施与徐,共学乃师友”则提到施与徐二人,他们共同学习,如同师友一般,强调了学习与友谊的重要性。
“固应在同声,亦何苦遗臭”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不应让彼此的名声受损。最后,“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认为自己在雅正之德上有所欠缺,内心如同杂草丛生,需要不断修身养性,追求更高尚的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学习、品德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