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
出处:《病中追赋游武夷》
宋 · 刘子翚
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
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
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
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
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
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
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
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
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
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
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建水:地名,指云南建水县。浅:水位低。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渔舠:捕鱼的小船。
净练:比喻清澈的水面。
兀若:孤独、独自。
栖危苕:比喻危险的生存状态。
松风:松树间的风。
探幽:探寻幽深的地方。
病中:指诗人的身体状况。
馀观:余暇的观察或回忆。
绝富饶:极其丰富。
翻译
建水的水位日夜变化,清澈的沙滩绵延不断。渔舟突然消失无踪,只留下远处如白练般的水面。
我老朽之躯就寄托在这之上,仿佛栖息在危险的细小草茎。
松风似乎理解我的疯狂,随着船舷摇曳,增添了几分狂放。
探索幽深之处让心灵更加清新,得到的快乐足以消除疲惫。
深入长满翠绿树木的山洞口,山腰间飘着淡淡的云彩。
谁能想到,遥远的碧空之下,一片苇叶就能让我超越。
我不必更换我的身体,懒于攀登那高峻的峰峦。
病中回味过去的景象,所得的收获丰富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回忆游历武夷山的美好情景。开篇“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表现出水流平缓,清澈见底的自然景观。接着“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则是说小船不再出现,只剩下远处的白帆点缀其间。
诗人通过“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却依然栖息在摇曳的小舟之上,宛如栖息在危巢之中的孤鸟。紧接着“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即便是狂野的性情,也得到了松风的理解和协助。
探索幽深之美,“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表明了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的净化和心灵的满足。诗人继续写道“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描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其中翠绿的树木环绕着洞口,而轻柔的云雾缭绕在山腰。
最后,“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即便是在病中,也能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经历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富。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而又充满哲思的自然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