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出处:《次余澹心韵二首》
明 · 释函可
摘叶烧泉处士斋,几翻相向写幽怀。
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
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
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名为《次余澹心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首句“摘叶烧泉处士斋”,以“摘叶”和“烧泉”两个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仿佛一位隐士在山间小屋中,以自然之物为伴,享受着清静的生活。这里的“处士斋”不仅指物理空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所。
接着,“几翻相向写幽怀”,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幽思与情怀,暗示了他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看残今古无天眼”,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力,似乎在说即使是天眼也无法完全理解古今的沧桑变化,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深邃。
“踏破青山有草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不畏艰难险阻的形象,草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这两句通过雁与猿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最后两句借用了裴度的故事,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世界里,又有谁能够像裴度那样,穿越雪夜,找到自己的道路呢?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