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徒经邦,冯衍空抱知
出处:《自惜二首》
明 · 石宝
渊潜夙知名,霄举颇负志。
誓探东观书,仰作尚友士。
黾勉二十年,十事九失意。
中遭家造艰,屡为积痾制。
壮颜忽改色,修途更垂翅。
贾生徒经邦,冯衍空抱知。
寤寐明良诗,碎首亦不易。
坐见流光驰,报德恨无地。
誓探东观书,仰作尚友士。
黾勉二十年,十事九失意。
中遭家造艰,屡为积痾制。
壮颜忽改色,修途更垂翅。
贾生徒经邦,冯衍空抱知。
寤寐明良诗,碎首亦不易。
坐见流光驰,报德恨无地。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自惜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渊潜夙知名,霄举颇负志”描绘了诗人早年便怀有远大理想,如同深藏于深渊中的鱼儿渴望飞向天空,展现了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接着,“誓探东观书,仰作尚友士”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立志深入研究学问,以古人贤士为榜样,追求学术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高尚境界。
然而,“黾勉二十年,十事九失意”转折点到来,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努力,却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十件事情中有九件未能如愿以偿。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挫败感。
“中遭家造艰,屡为积痾制”则揭示了诗人不仅在事业上受挫,还遭遇了家庭的不幸,多次被疾病困扰,生活陷入了困境。这一部分体现了人生的多舛与无奈。
“壮颜忽改色,修途更垂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原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形象,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变得疲惫不堪,仿佛翅膀折断,无法再展翅高飞。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贾生徒经邦,冯衍空抱知”引用了贾谊和冯衍两位历史人物的例子,贾谊虽有治国之才,但未能施展,冯衍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寤寐明良诗,碎首亦不易”表明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渴望遇到明君贤臣,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便为此付出生命,也觉得不值得。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坐见流光驰,报德恨无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感到遗憾与无力,无法回报他人恩德的心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理想与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