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梦中重聚首,鸡声茅店已三更
出处:《赠清叟行》
宋末元初 · 陈普
共君一夜话三生,语正投机君又行。
溪柳效颦添别恨,岸花和意送离程。
惊时莫问归巢燕,赠别愁闻求友莺。
今夜梦中重聚首,鸡声茅店已三更。
溪柳效颦添别恨,岸花和意送离程。
惊时莫问归巢燕,赠别愁闻求友莺。
今夜梦中重聚首,鸡声茅店已三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共君:与你。一夜话三生:彻夜长谈仿佛三世情缘。
语正投机:言语投机。
君又行:你又要启程。
溪柳:溪边垂柳。
效颦:含愁模仿。
别恨:离别之苦。
岸花:岸边花朵。
惊时:不要惊扰。
归巢燕:归巢的燕子。
赠别:送别。
求友莺:求友的莺鸟。
今夜:今夜。
梦中重聚首:再次相聚。
鸡声:鸡鸣声。
茅店:茅屋小店。
三更:三更时分。
翻译
与你彻夜长谈仿佛三世情缘,言语投机之际你又要启程远行。溪边垂柳仿若含愁增添离别之苦,岸边花朵应和着心意为你的离去送行。
不要惊扰归巢的燕子,它们正在寻找家园;送别的时候,听到求友的莺鸟叫声也让人愁绪满怀。
今夜在梦中我们再次相聚,此时鸡鸣声已在茅屋小店响起,已是深夜三更时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赠清叟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夜畅谈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一夜话三生"描绘了他们交谈的深度和时间之长,"语正投机君又行"则写出友人突然离去的意外和遗憾。溪柳和岸花的描写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氛围,"溪柳效颦添别恨,岸花和意送离程"运用拟人手法,让景物也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诗人告诫友人不必担心时光流逝,"惊时莫问归巢燕",暗示岁月匆匆;而听到莺鸟求友的鸣叫,更增添了赠别的愁绪。最后一句"今夜梦中重聚首,鸡声茅店已三更",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梦中再次与友人相会的愿望,以及离别后夜晚的寂静和漫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