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全文

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

明 · 吴俨
莫为槎头忆汉阴,长桥南下可开襟。
采芝试听山人曲,伐木应知长者心。
江夏米无阳羡好,巨区水似洞庭深。
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莫为槎头忆汉阴”,以“槎头”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暗示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汉阴”则借指故乡或安定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一种对稳定与归宿的渴望。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接着,“长桥南下可开襟”,描绘了一幅开阔的景象,长桥作为过渡,象征着从束缚走向自由的过程。诗人希望在新的环境中,能够释放心灵,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愉悦。

“采芝试听山人曲,伐木应知长者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采芝象征着追求自然与内心的纯净,听山人的曲子则是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伐木则可能暗含着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推崇。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亲近自然、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的自我与生活的真谛。

“江夏米无阳羡好,巨区水似洞庭深”,通过对比江夏(泛指江南地区)与阳羡(具体指宜兴)的风土人情,强调了宜兴作为隐居之地的独特魅力。江夏的米虽好,但无法与阳羡的山水之美相媲美。这里以“巨区水似洞庭深”来赞美宜兴的山水之深邃与丰富,暗示了诗人对宜兴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最后,“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知己的珍视。即使身处平凡之中,也坚信会有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存在。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真诚友谊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隐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与知己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