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学池塘鸥鹭群,啄食卑污外空洁
出处:《题松鸐》
明 · 金幼孜
薛公画鸐艺殊绝,真迹人间半磨灭。
玉堂退直见新图,毛骨萧疏浑彷佛。
丹砂作顶霜作翎,迥立松梢压苍雪。
试看挺特仙客姿,轩昂岂是樊笼物。
万里高抟辽海风,一声清泪临皋月。
忽然振翼将远举,云薄天空一超越。
肯学池塘鸥鹭群,啄食卑污外空洁。
悬知素壁玩且久,似有凉风起寥泬。
赤松异日许同游,借尔翱翔向金阙。
玉堂退直见新图,毛骨萧疏浑彷佛。
丹砂作顶霜作翎,迥立松梢压苍雪。
试看挺特仙客姿,轩昂岂是樊笼物。
万里高抟辽海风,一声清泪临皋月。
忽然振翼将远举,云薄天空一超越。
肯学池塘鸥鹭群,啄食卑污外空洁。
悬知素壁玩且久,似有凉风起寥泬。
赤松异日许同游,借尔翱翔向金阙。
鉴赏
金幼孜的《题松鸐》是一首描绘薛公所绘之鸐的艺术诗篇。鸐,即为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尊贵。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鸐的形象与精神。
诗中首先提到薛公的绘画技艺超凡脱俗,其作品在世间已难寻觅,仅存几幅珍品。接着描述了在玉堂退朝后见到的新画作,鸐的姿态虽在画中,但其毛骨萧疏,仿佛真实存在,栩栩如生。鸐的头部以丹砂绘制,翅膀上的羽毛则如同霜雪,站立于松枝之上,压低了苍茫的白雪,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仙风道骨。
诗人进一步赞美鸐的挺拔特立,其轩昂之姿,显然不是困于樊笼之物。鸐在广阔的辽海上振翅高飞,一声啼鸣,仿佛能触动临皋月下的清泪。鸐的形象似乎在暗示着自由与高洁,不与世俗的池塘鸥鹭群为伍,而是追求那片纯净而高远的天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鸐的敬仰之情,想象有一天能与鸐一同遨游于赤松之间,借鸐之飞翔,向金阙(天宫)进发。这不仅是对鸐艺术形象的赞美,也是对自由、高洁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薛公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由、高洁品质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