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
出处:《送郑录事赴太原》
唐 · 张南史
叹息不相见,红颜今白头。
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
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
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
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
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
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
注释
叹息:表示遗憾或哀叹。红颜:指年轻的美貌女子。
白头:形容人头发变白,象征年龄增长。
西候:西方的官署或职位,这里可能指离别之地。
北风:象征离别的凄凉和冬季的到来。
愁:忧虑、悲伤的情绪。
胡天:指北方或西北的寒冷气候。
双城:可能指两个相连的城市。
汾水:古代中国黄河支流,此处代表地理特征。
卢谌:历史人物,此句中作为例子提及。
故吏:过去的下属或僚属。
并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包括现在的山西一带。
翻译
感叹不能再次相见,青春红颜已成白发。又一次为西边的告别而心伤,北风又带来了新的离愁。
六月的胡地天气寒冷,两城间的汾水静静流淌。
卢谌曾是我的属下官员,如今我要返回并州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别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叹息不相见,红颜今白头"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因长时间的分别而产生的无尽哀伤,以及年华匆匆、美好青春不再的痛苦感受。接下来的"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则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又一次经历离别之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
"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写出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六月本应炎热,但这里却是北方的寒冷,这种反常的气候同样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而"双城汾水流"则是在描绘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着时光的流逝。
最后两句"卢谌即故吏,還复向并州"中,提及了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卢谌,他曾是一个官员,现在又要回到自己的职守地点并州。这可能是在暗示诗人自己也将重回工作岗位,但心中的愁绪依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深沉情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