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
出处:《夏白纻 其二》
宋 · 陆游
翔鸾矫矫离风尘,眼明见此绝代人。
纱窗弄笔消永日,临得黄庭新逼真。
飞楼缥缈今何夕,月与玉人同一色。
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
纱窗弄笔消永日,临得黄庭新逼真。
飞楼缥缈今何夕,月与玉人同一色。
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
注释
翔鸾:比喻有才华或高贵的人物。矫矫:形容鸟儿展翅飞翔的样子。
绝代人:指极为出色、罕见的人。
临得:临摹,描摹。
团璧:圆形的玉璧,象征完美无瑕的事物。
翻译
展翅飞翔的鸾鸟远离世俗尘埃,目光明亮看见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在纱窗边挥毫泼墨度过漫长的一天,临摹的黄庭经字迹生动逼真。
如梦似幻的高楼在今夜重现,月光与美人颜色相同,如玉般皎洁。
放下窗帘并非畏惧高处的寒冷,只是想要欣赏那如圆璧般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陆游的《夏白纻(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脱俗出尘的绝代佳人。开篇“翔鸾矫矫离风尘”即刻画出此人的非凡气质,如同神鸟般超脱世俗尘埃。“眼明见此绝代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人物的惊叹与赞美,仿佛用锐利的目光洞察出了她的不凡。
“纱窗弄笔消永日”写出了她在精致纱窗之内,以文墨为伴,沉浸于书卷中的情景,那些日子如同流水般逝去,她却依旧专注于文学创作。“临得黄庭新逼真”则显示了她的文学造诣已臻至极,甚至能与古代诗人相媲美。
“飞楼缥缈今何夕”中的“飞楼”常用以形容高耸华丽的建筑,此处或许暗示着她所居之地或心灵之所。接着“月与玉人同一色”则是对她的美貌和纯净品格的高度赞颂,将她比作如玉般洁净,甚至能与明月相媲美。
最后两句“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展现了诗人自己对于这位女子的向往与期待。虽外界有风霜,但他心中对她的思慕如同珍视瑰宝,不因外界之冷而减弱。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游的高超诗艺,更通过对女性才华和美貌的颂扬,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