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触屏风讥富贵,笑分脔社致公侯
出处:《陈生携文见过》
宋 · 释德洪
海外归来两鬓秋,自嗟无地可逃羞。
携筇肯过惊时听,炊黍能为信宿留。
睡触屏风讥富贵,笑分脔社致公侯。
遗编家世丹青著,铁砚磨穿未肯休。
携筇肯过惊时听,炊黍能为信宿留。
睡触屏风讥富贵,笑分脔社致公侯。
遗编家世丹青著,铁砚磨穿未肯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国老者面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坚持。首句“海外归来两鬓秋”以形象的“两鬓秋”比喻老者的年华已逝,岁月如流,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接着,“自嗟无地可逃羞”则直接抒发了老者内心的无奈与自责,似乎在感叹自己无法逃避过去的过错或遗憾。
“携筇肯过惊时听,炊黍能为信宿留”两句,通过老者邀请访客共度时光的细节,展现了他虽身处困境,仍愿意与人分享、交流的豁达态度。这里“炊黍”指准备简单的饭食,“信宿留”则是表示留宿两夜,体现了待客之诚。
“睡触屏风讥富贵,笑分脔社致公侯”则进一步揭示了老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反思。他或许在梦中触及屏风,讽刺了富贵人家的奢华与虚伪;而“笑分脔社致公侯”则可能是在宴会上戏谑地谈论如何实现公侯之位,暗含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
最后,“遗编家世丹青著,铁砚磨穿未肯休”两句,赞美了老者家族世代以文学艺术为荣的传统,以及他本人即使历经磨难,也未曾放弃追求学问与艺术的精神。这里的“遗编”指的是流传下来的书籍,“丹青著”则指绘画成就显著,“铁砚磨穿”则是一个典故,用来形容勤学不倦,寓意老者对知识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者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人生、社会、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们虽处逆境而不失高洁品格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