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明 · 湛若水
西畴帝藉方兴晓,太液天池不作波。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
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
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皇家园林的宁静景象。"西畴帝藉方兴晓"写出了黎明时分,谷神祭祀活动在广阔的田野上开始,显现出庄重与神圣。"太液天池不作波"则展现了西太液湖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涟漪,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通过风声和洞箫的悠扬,以及日出时仙人仪仗的缓缓移动,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凫鸥自了忘机在"借野鸭鸥鸟的自在,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草木何如喜意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喜悦,与人的愉悦心情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正想新苗翼玄圃,六龙重扈此来过",诗人想象着新生的作物在玄圃中茁壮成长,而皇帝乘坐六龙车驾再次莅临,寓言了皇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祭祀活动的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