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妒蝶长成伴,伤鸾耐得孤。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
弄眼难降柳,含茸欲斗蒲。
生凉云母扇,直夜博山炉。
翡翠交妆镜,鸳鸯入画图。
无心同石转,有泪约泉枯。
猿渴应须见,鹰饥秪待呼。
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住处方:居住的地方。窥宋:只能隐约看到宋朝的文化影响,这里比喻生活环境的局限。
平生:一生。
未嫁卢:比喻保持独身,卢指代未出嫁的女子。
暖金:温暖如金,形容色泽温润。
轻铸骨:形容体态轻盈,如同金骨般贵重。
寒玉:冷艳如玉,形容皮肤清冷而美丽。
细凝肤:细致地凝聚成肌肤,形容皮肤细腻。
妒蝶:嫉妒成双的蝴蝶,比喻羡慕他人伴侣。
长成伴:长久地成为伴侣。
伤鸾:受伤的凤凰,自喻孤独。
耐得孤:能够忍受孤独。
城堪迷下蔡:美貌足以让下蔡城的人们沉迷,下蔡是古地名,代指繁华之地。
台合上姑苏:高台似乎与远处的姑苏相连,姑苏代指远方的美景。
弄眼难降柳:眼睛灵动难以比过柳叶的柔美。
含茸欲斗蒲:毛发柔软似要与蒲草争艳。
生凉云母扇:手持云母制成的扇子带来凉意。
直夜博山炉:整夜对着博山香炉,直夜指整夜。
翡翠交妆镜:用翡翠装饰的镜子用于梳妆。
鸳鸯入画图:如同鸳鸯一般成双入画。
无心同石转:心如石头不再转动,比喻心死。
有泪约泉枯:眼泪流尽,誓言直到泉水干涸。
猿渴应须见:即使猿猴口渴也想见她一面。
鹰饥秪待呼:鹰饿了也只等待她的呼唤。
银河正清浅:此时银河清澈而浅淡。
霓节过来无:问是否能乘着霓虹的仙节降临。
翻译
居住之处仅能窥见宋朝遗风,一生未嫁如同卢家之女。肌肤如温金轻柔铸就骨骼,又似寒玉细腻凝聚而成。
她嫉妒蝴蝶总成双成对,受伤的凤凰却能忍受孤独。
她的美足以使下蔡城沉醉,高台仿佛连接着姑苏。
眼神妩媚难以超越柳叶之美,毛发柔软似欲与蒲草争锋。
手持云母扇带来凉爽,夜晚则对着博山炉直坐。
以翡翠装饰镜子化妆,入画的鸳鸯也显得生动。
心如磐石不再为情所动,泪水干涸约定直到泉枯。
她若渴了猿猴也会来相见,若饿了雄鹰即刻前来呼应。
此刻银河正显清浅,不知她的仙驾是否能从霓虹中降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未嫁的女子在家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对她日常环境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寂寞。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两句点明了诗人居所的特征和女子的生活状况,其中“住处方窥宋”可能指的是她居住的地方有一扇窗户可以看到远方的宋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而“平生未嫁卢”则表明这位女子至今尚未出嫁,卢可能是她的姓或居住之地。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子身体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她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她内心的情感世界。例如,“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形容她的皮肤如同温暖的金子和冷冽的玉石一般细腻。
“妒蝶长成伴,伤鸾耐得孤”则透露出她对孤独生活的适应和接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占有欲望,如同蝴蝶般守护着她的孤独世界。
“城堪迷下蔡,台合上姑苏”两句可能在描述她居住的地方特点或是她心中的某种向往和逃避。城墙、台阁都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被用来营造一种空间感和氛围。
“弄眼难降柳,含茸欲斗蒲”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写女子在闲暇时光中的举止或是她的内心活动。弄眼可能是一种玩耍的行为,而含茹(茹即芦苇)则可能代表了她对某些事物的渴望。
“生凉云母扇,直夜博山炉”两句描绘了夏夜中女子使用云母扇来消暑,以及寒夜里依靠炭火取暖的景象,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她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翡翠交妆镜,鸳鸯入画图”则是对女子化妆时使用的器物进行描绘,其中翡翠可能是装饰品,而鸳鸯(一种水鸟)入画图,则可能是在描述她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无心同石转,有泪约泉枯”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和内在的情感波动。女子仿佛与自然界中的一块石头一样无忧无虑,但同时她的眼里又含着泪水,似乎是在暗示她的内心深处仍有不为人知的苦恼。
“猿渴应须见,鹰饥秪待呼”这两句可能在描写女子对某些事物或情感的期待和等待。猿(即猕猴)和鹰都是野生动物,这里被用来象征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等待。
“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则是在描绘夜晚星空中的景色,其中银河可能指的是夜空中明亮的星辰,而霓节(可能是某个特定的节气或时间点)则是在表达一种时光流逝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生活环境、内心感受以及她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未嫁女子在家中的孤独美丽,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占有欲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古代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困境和她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