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下渚田中,隐见菰蒲里
出处:《田鹤》
唐 · 司空曙
散下渚田中,隐见菰蒲里。
哀鸣自相应,欲作凌风起。
哀鸣自相应,欲作凌风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散下:分布、散落。渚田:水中的小块陆地,指水田。
中:里面。
隐见:隐约可见。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是茭白,蒲是香蒲,这里代指水田的景象。
哀鸣:悲伤地鸣叫。
自相应:彼此应和。
欲作:想要。
凌风起:乘风起飞,形容鸟儿想振翅高飞。
翻译
稻谷在水田中零星散布,隐约可见菖蒲生长在其中。它们哀伤地鸣叫着,似乎想要乘风振翅飞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野风光与鹤的和谐共生的画面。开篇“散下渚田中,隐见菰蒲里”两句,通过对田野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其中“渚田”指的是水边或湿地的农田,“菰蒲”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这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动的景色。
接着,“哀鸣自相应”一句,则通过鹤的叫声,传达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在这里,鹤的哀鸣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像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孤傲的象征意义,而它们的叫声,则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哀愁或寂寞。
最后,“欲作凌风起”一句,表明了鹤翱翔之志,它们似乎正蓄势待发,准备乘风而起,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扬的姿态。这不仅是对鹤行为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远大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田野景色与鹤的互动,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是一首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