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永为外捍,不在输奇珍
出处:《九月同琉球郑生赴通州作》
清 · 黄文琛
西风送铃驮,初日浮古尘。
王事莫敢息,于役偕远人。
海藩被恩信,济济来成均。
私怀屡得请,不愧观国宾。
黄花酒已熟,吹帽值佳辰。
程期限公牒,仆隶嚬且呻。
安知余蓄念,疮痍轸边垠。
三载警烽檄,犬羊昧尊亲。
嘉尔笃忠孝,历险归我仁。
附枝无曲木,同辙非异轮。
汉德优既渥,景命终古新。
永永为外捍,不在输奇珍。
学省延国胄,所期化益淳。
凛然效一职,去矣无苦辛。
王事莫敢息,于役偕远人。
海藩被恩信,济济来成均。
私怀屡得请,不愧观国宾。
黄花酒已熟,吹帽值佳辰。
程期限公牒,仆隶嚬且呻。
安知余蓄念,疮痍轸边垠。
三载警烽檄,犬羊昧尊亲。
嘉尔笃忠孝,历险归我仁。
附枝无曲木,同辙非异轮。
汉德优既渥,景命终古新。
永永为外捍,不在输奇珍。
学省延国胄,所期化益淳。
凛然效一职,去矣无苦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中行进的场景,铃声悠扬,如同王事的召唤。主人公与远方的人一同劳役,因朝廷恩典,众多人才汇聚京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虽多次请求,但仍以国家利益为重,如同观赏国宾般自豪。接着,他提及佳节将至,但公务繁忙,仆从疲惫。他忧虑边境的战事和人民疾苦,赞扬郑生忠诚尽责,如同枝木依附大树,车轮共循轨道。
诗中提到汉朝深厚的恩德和国家的永恒使命,强调保卫边疆的重要性,而非输送珍宝。教育部门期待培养国家栋梁,诗人勉励自己和他人坚守职责,尽管辛苦,但无怨无悔。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忠君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