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祈春雨成春雪,应误小桃先次开
出处:《和谢公仪学士正月十七日雨后复雪》
宋 · 梅尧臣
本祈春雨成春雪,应误小桃先次开。
西汉枚生谁复召,南朝何逊自多才。
泼除灯火上元去,挫却勾萌六出来。
前此解衣争贳酒,不知为瑞与为灾。
西汉枚生谁复召,南朝何逊自多才。
泼除灯火上元去,挫却勾萌六出来。
前此解衣争贳酒,不知为瑞与为灾。
注释
祈:请求。春雨:春季的雨水。
成:变为。
春雪:春天的雪花。
误:错过。
小桃:早开的桃花。
西汉: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枚生:指枚乘,西汉辞赋家。
复召:再次被征召。
南朝:中国古代的另一个朝代。
何逊:南朝文学家。
自多才:自身才华出众。
泼除:洒除。
灯火:元宵节的灯火。
上元去:庆祝元宵节后离去。
挫却:阻止。
勾萌:初生的雪花。
解衣:脱下衣服。
争贳酒:争相购买酒。
贳:赊购。
为瑞:视为吉祥。
为灾:视为灾难。
翻译
我祈求春雨变成春雪,可能错失了早开的小桃花。西汉的枚乘之才无人再征召,南朝的何逊才华横溢。
元宵节灯火通明后离开,阻止了六出雪花的生成。
之前人们脱下衣服争相买酒,不知这是吉祥还是灾难的预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谢公仪学士正月十七日雨后复雪》,通过对春雨变为春雪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意外和感慨。首句“本祈春雨成春雪”写出了诗人原本期待春雨滋润万物,却不料下起了雪,暗示了气候的反常。次句“应误小桃先次开”进一步描绘了这场雪可能打乱了早春桃花开放的时序。
接着,诗人借“西汉枚生谁复召,南朝何逊自多才”这两句,将话题转向历史,以西汉时期的枚乘和南朝的何逊自比,暗示自己才华横溢但未逢其时,暗含怀才不遇之感。
“泼除灯火上元去,挫却勾萌六出来”描述了元宵节的景象,雪势虽大,但人们仍要点燃灯火庆祝,而雪则挫败了春天的生机萌动。最后两句“前此解衣争贳酒,不知为瑞与为灾”,诗人反思这场雪究竟是吉祥的瑞兆还是可能带来的灾害,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雪抒怀,既有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也融入了个人的际遇和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