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全文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出处:《建昌守
清 · 钱澄之
昔过三衢市,狼狈史司理。
为言旴城破,我走太守止。
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虽无涕泪悬,意色不忍视!今闻旴人言,捐躯公素矢。
被缚入武昌,还闻骂贼死。
骸骨委江城,亲戚复谁恃!不知缟衣儿,曾否负归里?

鉴赏

这首诗《建昌守》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通过描述对建昌守(即建昌府知府)英勇牺牲事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这位官员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美。

诗中首先回忆了过去路过三衢市时,见到史司理(可能是指建昌守的下属或同僚)狼狈不堪的情景,听闻旴城被攻破,建昌守为了保护百姓和城池,毅然决然地带领众人撤退。诗中特别提到了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年轻男子,据说是建昌守的儿子,表现了建昌守家庭的牺牲与奉献。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建昌守牺牲消息的疑惑与担忧,虽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悲伤情绪,但内心难以承受这一消息,表现出对建昌守及其家人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最后,诗人得知旴城人民证实了建昌守的英勇事迹——他被俘后仍不屈服,最终在武昌被敌人杀害。建昌守的遗体被弃置在江城,亲人已无处可寻,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让人心生悲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建昌守及其家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