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触山折,夸父去无还
出处:《杂诗三十二首》
明 · 李梦阳
共工触山折,夸父去无还。
娲氏怀忧伤,鍊石思造天。
妖姬鼓哀瑟,嬉戏王台间。
草昧怨无侯,哲者中自煎。
小鸟填巨海,芦灰遏洪川。
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
娲氏怀忧伤,鍊石思造天。
妖姬鼓哀瑟,嬉戏王台间。
草昧怨无侯,哲者中自煎。
小鸟填巨海,芦灰遏洪川。
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个悲剧性人物:共工和夸父。共工因愤怒撞倒不周山,象征着力量的失控和冲动带来的灾难;夸父则因追逐太阳而渴死,显示出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和无尽追求。女娲担忧天地之变,炼石补天,体现了她的拯救与创造精神。
诗人通过“妖姬”和“小鸟填海”等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同情。"草昧怨无侯"暗指百姓在乱世中无处申诉,智者深感无奈,只能自我煎熬。最后两句"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揭示出即使英雄豪杰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力感,流露出深深的悲悯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神话为载体,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出明朝文人李梦阳独特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