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出处:《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宋 · 苏辙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誇:夸耀。永嘉:古地名,今浙江温州。
羊裘:羊皮衣,代指简朴生活。
严子:严光,东汉隐士,后世常以他为隐居的象征。
闵仲:闵损,孔子弟子,以节俭著称。
桑柘:桑树和柘树,可用来养蚕或做木材。
邂逅:偶然相遇。
逡巡:犹豫不决,这里指可能的分别。
出处:出仕与隐退。
治家学:管理家务,教育后代。
西湖梦:对美好景色的向往或回忆。
翻译
孟子自夸心如止水,未曾体验永嘉铁轮之沉年迈六十的兄弟们疾病缠身,一同在偏远海边送别
穿着羊皮衣像严子陵那样朴素,停止吃猪肝如同闵仲的节俭
大儿子留在家中务农,小儿子跟随出行辛勤劳作
低头微笑接待邻居,感叹叹息深入蛮荒之地
哪怕茅屋一日也不能忘记修缮,十年桑柘树要尽力种植
来时偶然相遇得以相伴,回去时恐怕又要分别
不必惊慌,忧患同行我们早已习惯,长久以来深知进退之道
虽然教导子孙经营家业,但不炫耀文章以供世人使用
颖川建房许久未完成,夜晚却梦见了西湖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诗中,苏辙以孟子自比,表达了他的坚韧和淡泊。他提到自己年事已高,与兄弟一同在偏远之地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如严子、闵仲般节俭。他教导家人务农为本,重视桑柘种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期望和对子孙的教育。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坚信与家人共同度过忧患,人生出处始终一致。最后,他表达了不追求文章显达,而希望子孙能专注于家业的心愿,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梦见了西湖,寄托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辙的人生哲学和家庭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