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雨声灯下泪,湖心山色镜中眉
出处:《西湖秋夜寄紫玉侍儿》
明 · 徐熥
他乡流落怨归期,天外秋风雁去迟。
枕上雨声灯下泪,湖心山色镜中眉。
难将双楫迎桃叶,愁听孤舟唱竹枝。
遥忆琐窗肠断处,残更哀角梦回时。
枕上雨声灯下泪,湖心山色镜中眉。
难将双楫迎桃叶,愁听孤舟唱竹枝。
遥忆琐窗肠断处,残更哀角梦回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他乡流落怨归期,天外秋风雁去迟”以雁南飞的景象喻指游子对归家的渴望,却因外界阻隔而难以实现,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颔联“枕上雨声灯下泪,湖心山色镜中眉”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雨声、灯光、湖水、山色等自然景象,以及泪滴、镜中倒影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异乡夜晚的孤独与悲伤,泪眼朦胧中映照出的不仅是眼前的景致,更是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念。
颈联“难将双楫迎桃叶,愁听孤舟唱竹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桃叶渡是古代送别之地,双楫象征着迎接,但游子却无法亲自前往,只能在心中默默期盼;同时,听到远处孤舟上传来的竹枝曲,更加深了内心的愁绪,仿佛那歌声是对离别和相思的最直接表达。
尾联“遥忆琐窗肠断处,残更哀角梦回时”收束全诗,将思绪拉回到遥远的家乡,想象中的琐窗(细小的窗户)成为了思念的焦点,残夜的钟声和哀怨的号角声则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将游子的思念之情推向极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游子在外漂泊的不易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