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曲肱左省清梦馀,长江拍拍天一隅全文

曲肱左省清梦馀,长江拍拍天一隅

天边叠巘云涛外,南人启齿北人怪。
给事笔力鼎可扛,九鼎初如一毛细。
曲肱左省清梦馀,长江拍拍天一隅
后车聊载高阳徒,行复持被承明庐。
即今司业谁姓苏,还能办人酒钱无。
生憎枯槁屈大夫,金盘鲙缕日可须。
公也慎莫言归欤,美姿要作凌烟图。

注释

叠巘:重叠的山峰。
启齿:开口说话。
给事:官职名,指给事中。
鼎:古代炊具,此处比喻才能或力量。
左省:唐代的尚书省之一。
承明庐: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司业:古代学官。
姓苏:指某位姓苏的官员。
酒钱:宴席费用。
枯槁:形容人消瘦、憔悴。
凌烟图:古代为表彰功臣而绘制的画像。

翻译

天边的山峦云雾缭绕,南方人开口北方人惊奇。
给事的文采如同能扛鼎之力,起初的才华微小如毫毛般细致。
曲着胳膊在左省休息后,眼前是长江拍打着天际的一角。
后座车上坐着高阳的门徒,他们又将前往承明庐任职。
如今的司业中谁姓苏,还能否筹办宴席支付酒资。
我厌恶那枯瘦如屈原的大夫,金盘中的鱼片每日都值得期待。
请您千万别说要归隐,您的风采定要留在凌烟阁的画像中。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则礼的作品,题目虽未提供,但通过内容分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毛公显谟的深厚情谊和赞赏。全诗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话都蕴含着深意。

“天边叠巘云涛外,南人启齿北人怪。”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惊奇与敬仰之情。"叠巘云"形容远方高耸的云端,而“南人启齿北人怪”则表明南方的人们在提及北方的毛公时都感到新奇和不解。

“给事笔力鼎可扛,九鼎初如一毛细。”这两句通过对古代重量单位“鼎”的描写,强调了诗人对于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九鼎"象征着极高的权位,而“初如一毛细”则形容其才华之细微而不被世人所识。

“曲肱左省清梦馀,长江拍拍天一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长江边的悠闲生活,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的惬意与怀念之情。"曲肱"指的是安适的姿态,而“左省清梦馀”则是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美好回忆。

“后车聊载高阳徒,行复持被承明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以及希望能够追随其脚步的愿望。"后车"和"高阳徒"都是形容追随伟人的行为,而"行复持被承明庐"则是诗人希望能在某种意义上继续或继承友人的光辉事迹。

“即今司业谁姓苏,还能办人酒钱无。”这里的"司业"可能指的是朋友毛公显谟的职位,而"姓苏"则可能是一个转折,引出下文对自己的自嘲。"还能办人酒钱无"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即自己虽然在文学上有些才能,但是在处理世事方面却感到力不从心。

“生憎枯槁屈大夫,金盘鲙缕日可须。”这两句通过对物质享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仰和自我的谦逊。"生憎"意味着厌恶,而"枯槁屈大夫"则是形容自己虽然有些小才华,但远不及毛公显谟之伟大。

“金盘鲙缕日可须”则是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表达了一种可以等待和接受的心态,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公也慎莫言归欤,美姿要作凌烟图。”最后两句,诗人再次提到毛公显谟,告诫自己不要轻易谈论其归隐之事,同时表达了希望将这份美好的友情和景象永久保存的愿望。"美姿"指的是朋友的风采,而"要作凌烟图"则是希望通过诗歌来永恒地记录这一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对自己才智的自谦,以及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