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
出处:《次韵奉酬刑部王嘉叟侍郎书戏綵集后》
宋 · 喻良能
制作参易经,不用草玄准。
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
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
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
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
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
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
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
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
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
嗟予堕诗穷,政坐无铅粉。
数奇祇自怜,多忤谁汲引。
有赋难逐贫,无诗不招隐。
明公独深怜,不嫌边幅窘。
谓虽敝帚如,或可充贡箘。
恃此以无恐,枚皋穷久忍。
傥复念菅蒯,庶免辱荆槿。
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
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
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
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
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
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
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
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
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
嗟予堕诗穷,政坐无铅粉。
数奇祇自怜,多忤谁汲引。
有赋难逐贫,无诗不招隐。
明公独深怜,不嫌边幅窘。
谓虽敝帚如,或可充贡箘。
恃此以无恐,枚皋穷久忍。
傥复念菅蒯,庶免辱荆槿。
翻译
研读经典无需草玄为准则眼中世界广阔无比,谁能比得上我的敏捷
宏大的文章如流水般流畅,未曾感到苦涩的吟咏
从齐梁到陈隋,众多作品都只是轻蔑一笑
南方的才子如冶铸般精炼,西子的秀发更加乌黑
浑然天成的作品,哪里还需要划分地域界限
我飞升到青云之上,如同秋空中的鹰隼
不仅手持书籍,也位列朝堂精英
虽然还未完全发挥才能,但已展现内心素养
大手握着法度,至高的声音响彻殿堂
感叹自己陷入诗才枯竭,只因缺乏创作素材
命运多舛,只能自我怜悯,无人赏识
即使贫穷,也无法阻止我赋诗,却无法吸引隐士
您独独深爱我的诗作,不嫌弃篇幅狭小
您说即使破旧如帚,或许也能入贡竹简
依赖这唯一的凭借,我忍受长久的困厄
若能想起粗陋的草稿,或许能免受耻辱
注释
参易经:研读《易经》。草玄:古代的一种学问体系。
捷敏:敏捷聪明。
鸿文:宏大的文章。
未省:未曾感到。
齐梁:历史时期。
西子:古代美女西施。
混然:浑然一体。
青云端:比喻高远的地位。
贡箘:古代进献的竹简。
枚皋:汉代诗人,以才思敏捷著称。
菅蒯:比喻粗劣的草稿。
荆槿:比喻低贱的植物。
鉴赏
这首宋诗是喻良能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刑部王嘉叟侍郎的书信,其中融入了对文学创作的见解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首先称赞对方的著作如同鸿文,流畅而富有才思,批评齐梁陈隋时期的文学作品相比之下显得平庸,暗示王嘉叟的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高超技艺。接着,诗人自谦虽然未能深入研究,但也能抒发出内在的才情,他的文字犹如大手执掌丝线,声音如同美乐出自乐器。
然而,诗人感叹自己陷入诗才枯竭的困境,感叹才华未被赏识,生活困顿,只能依赖拙作勉强维持生计。他期待能得到像王嘉叟这样的明公的理解和怜悯,即使自己的作品看似简陋,也能得到认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被提拔的渴望,希望自己的才华不会被埋没,如同菅蒯这样的杂草也能得到公正对待,避免遭受侮辱。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抒发,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才情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