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洗钵寻思去,论诗匡鼎来全文

洗钵寻思去,论诗匡鼎来

宋 · 黄庭坚
洗钵寻思去,论诗匡鼎来
鸦窥锡处井,鱼泳钓时台。
垂足收亲子,存身亘劫灰。
僧雏手金钥,一为道人开。

注释

洗钵:清洗饭碗。
寻思:深思。
匡鼎:比喻有学问的人。
鸦窥:乌鸦打量。
锡处:锡制器皿。
井:水井。
鱼泳:鱼儿游动。
钓时台:钓鱼台。
垂足:脚踏实地。
亲子:后代。
亘劫灰:永恒的劫灰(形容历经沧桑)。
僧雏:年轻的僧童。
手金钥:手持金色钥匙。
道人:出家修行的人。

翻译

洗净饭碗后深思离去,讨论诗歌时像匡鼎一样到来。
乌鸦在锡制器皿旁打量,鱼儿在钓鱼台上自由游弋。
脚踏实地养育后代,自身如同永恒的劫灰般存在。
僧童手持金色钥匙,只为打开道人的门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其一)》中的片段。黄庭坚以洗钵僧的形象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洗钵寻思去"表达僧人洗涤尘世之器,思索佛法禅意;"论诗匡鼎来"则暗示与友人吉老一同探讨诗歌,如同古代圣贤匡鼎般交流智慧。

"鸦窥锡处井,鱼泳钓时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僧人在井边洗涤锡杖,鱼儿在钓鱼者静待的台上悠然游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垂足收亲子"可能暗指僧人对家庭亲情的淡泊,但内心深处珍视;"存身亘劫灰"则寓言僧人的生活如恒久的劫火中保持自我,坚守信念。

最后两句"僧雏手金钥,一为道人开"以僧童手持金钥匙象征开启智慧之门,表达了诗人期待通过修行和交流,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真正的"道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