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全文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八)》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开篇即以“士”自比,强调了个人品格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重视。将自己比作“兔丝”,一种依附于其他植物生长的藤本植物,表达了自己在友情中的依赖与期待。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这里以“长松”象征坚贞不渝的友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真正的友谊不会动摇。通过对比“长松”与“兔丝”的不同命运,诗人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珍惜。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道义的坚守,即使面对困难或诱惑,也不会轻易放弃原则,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特点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可能显得不合群,但这并非出于自私,而是因为自己的个性所致。这种坦诚的自我剖析,展现了诗人的真实性和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格、道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对个人品格的坚持以及对自我认知的诚实,是一首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