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元有泪,不必雨啼红
出处:《春怨》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桃花元有泪,不必雨啼红。
滴滴苍苔上,吹乾恨晓风。
滴滴苍苔上,吹乾恨晓风。
鉴赏
这首诗《春怨(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桃花的形象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春日愁绪。
首句“桃花元有泪”,以桃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暗示了桃花在春日中所承载的哀愁与感伤。桃花本无泪,此处用“元有泪”来表达其内在的情感丰富与复杂,仿佛每一朵花都蕴含着未尽的故事和情绪。
次句“不必雨啼红”,进一步深化了桃花的愁绪。这里的“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雨水,也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不公。桃花无需因外界的风雨而哭泣,它本身就饱含着内心的哀愁,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了桃花独立于世的坚韧与悲凉。
后两句“滴滴苍苔上,吹乾恨晓风。”则将画面转向了桃花与苍苔的互动。桃花的泪水滴落在苍苔之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而“吹乾恨晓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散。春风拂过,不仅吹干了桃花的泪水,也似乎吹散了心中的愁怨,但这种愁怨并非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为内敛和深沉的形式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愁绪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中不可言说之痛的深刻理解。桃花的泪、苍苔的静默、春风的吹拂,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富含哲理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