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全文

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

宋末元初 · 方回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
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
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
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
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
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
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
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
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
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
劝君可绿蚁,揣己无青蚨。
解剑肯指廪,芳名宜大书。

拼音版原文

yǒuyǐnjūnzhōngniánluòyáng

rǎngtàipíngluòrénwèijié

míngyuēānhuājiānxíngxiǎochē

yǒuxiánzǎixiāng退tuìxiūluòdōu

xīnàilǎolíntóng

mǎiyuán广guǎngzháizhìjīnchuánhuà

xiánzǎiyànguóyǐnjūnshàoyáo

zǒufēiyǐnjūnxiánzǎijīn

cǎocǎobáiyúnānchú

zhùsānliǎngtíngguāngàiyánpéng

quànjūn绿chuāiqīng

jiějiànkěnzhǐlǐnfāngmíngshū

注释

隐君子:隐居的贤士。
击壤歌:歌唱太平盛世。
卜邻:选择邻居。
草草:简陋。
绿蚁:淡酒。
青蚨:古时的钱币。
解剑:解下佩剑,表示慷慨。
大书:显著地书写。

翻译

从前有个隐居的君子,中年时在洛阳居住。
他唱着太平的歌谣,洛阳人为了他建起了小屋。
这屋子名叫‘安乐窝’,他在花丛中推着小车漫步。
从前有个贤能的宰相,退位后选择在洛阳居住。
他真心喜爱这位老者,希望与他邻居共处。
宰相买下大片土地扩建他的住宅,这个故事至今仍被绘成图画流传。
那位贤相是富彦国,而隐士则是邵尧夫。
邵尧夫并非真正的隐士,因为仍有贤相如他。
在简陋的白云庵,他每日辛勤锄地。
他想建两三座亭子,邀请朋友来聚会。
我劝你享受粗茶淡饭,不必过于奢华。
他愿意解下佩剑,慷慨分享粮食,他的美名应当被大大书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君子和一位贤宰相的生活故事,两者都曾居住在洛阳。诗中描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 这几句表明隐君子在中年时定居洛阳,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生活,人们因此而称赞他建立了一处安乐之所,他甚至能在花丛中驾驶小车,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接下来,"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 描述一位贤明的宰相在退休后选择了洛阳作为自己的安居之地,人们对这位年长者的敬爱之情,以及他们愿意与他做邻居,都表达了一种向往和尊重。

随后的几句,"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 说明这位贤宰相购置了宽敞的园宅,并且这种美好的生活场景流传至今,甚至被绘制成画图。这两位人物都拥有各自的美名,而现在虽然隐君子不在,但那位贤宰相的生活哲学依然值得人们学习。

最后几句,"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劝君可绿蚁,揣己无青蚨。解剑肯指廪,芳名宜大书。" 描述诗人自己居住在一处草木葱茏的白云庵中,每天亲自动手锄地,想要建造几座亭子,希望朋友们都能来此聚集。诗人劝勉读者要像小蚁般勤劳积极,不要像青蛙那样懒惰。最后一句则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扬和记载。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生活理想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向往,以及对于勤劳与贤明品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