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全文

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

出处:《番阳察院课种竹
明 · 陆深
偶来种竹当公事,此去成林知好看。
春雨龙孙过墙起,月明凤羽满溪寒。
恍疑台殿临淇水,旋着阑干护石坛。
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番阳察院中负责种植竹子的情景,充满了对竹子生长环境和形态的细腻观察与赞美。首句“偶来种竹当公事”点明了作者在公务之余,偶然参与了竹子的种植工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投入。接下来,“此去成林知好看”表达了对竹子未来长成一片茂密森林的期待与欣赏。

“春雨龙孙过墙起,月明凤羽满溪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春雨中的竹笋如同龙一般破土而出,月光下的竹叶则仿佛凤凰的羽毛,在寒冷的溪边闪烁着银光,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恍疑台殿临淇水,旋着阑干护石坛”进一步展现了竹林的壮丽景象,仿佛高大的建筑临水而立,竹林围绕着石坛,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神秘感。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竹林景观的向往与敬畏。

最后,“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想要表达对竹子的喜爱与思念,却只能怅然地望着它们,将竹子的颜色与珍贵的翠玉(琅玕)相比较,既是对竹子美丽外表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形态以及作者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