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全文

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

出处:《听曲篇
明 · 张元凯
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
燕姬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
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
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
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
将无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
当筵但见春融融,无限玉树摇东风。
周郎欲顾曾无误,延年女弟徒称工。
新声能令旧声变,贯珠不断危如线。
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
画栋轻云夜不飞,凤凰肯逐箫声归。
但怜白雪知音少,岂是红妆绝代稀。
云鬟零乱歌才阕,东方欲明银烛灭。
淳于一石自沉酣,不使冠缨座中绝。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听曲篇》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情感的音乐场景。诗人以绿窗、明月和朱弦为背景,展现了燕姬与郑女的歌舞表演。舞姿曼妙,歌声清越,犹如玲珑绕翠屏,引人入胜。演奏者技艺高超,音乐旋律既激越又深沉,仿佛穿越林木,回荡山谷,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诗人通过“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等词句,暗示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甚至能唤起历史的哀思。在欢快的氛围中,诗人也注意到春意融融,美女如玉,但周郎般的欣赏者却并未错过任何细节,而延年女弟的技艺虽佳,却仍略逊一筹。

新声与旧声交织,如珠链般连绵不断,却又如丝线般脆弱,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危险。音乐的凄清触动了女子的黛眉,她时而掩面,仿佛被感动得无法自持。夜晚的画栋轻云不飞,凤凰似乎也被箫声吸引,暗示音乐的魔力超越了物质世界。

然而,尽管有知音如白雪,欣赏者却寥寥,这反映出音乐的高雅与世间的冷落。曲终东方渐明,银烛熄灭,诗人沉浸在音乐的余韵中,独自沉醉,不愿让世俗的琐事打扰这份纯粹的艺术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