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出处:《赠古朴相士》
宋 · 姚勉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綵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誇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綵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誇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巧夫:机敏之人。纵诞:夸夸其谈。
贡谀:奉承献媚。
烂在酱瓿:尘封在酱缸中。
肉眼:目光短浅。
古朴相士:有见识的古人。
品题:评价。
贱贫:贫贱之时。
虚伪:虚假。
天淳:纯真。
翻译
机敏之人夸夸其谈,言辞滔滔如剪裁般他们眼中并无英雄豪杰,只按世俗冷暖划分高下
奉承献媚只为求得贵人诗篇,珍贵的红签彩轴被他们珍藏
若非贫困之士赠予,这些诗作可能尘封在酱缸中无人知晓
这些人真是目光短浅,怎能识别真正的精华
古朴的相士却不同,他们的评价总在未显达之前
昔日赠予的诗篇已泛黄,他们炫耀不已不肯放手
古朴相士确实识人,识人需看在对方贫贱之时
深知机巧之人多虚伪,唯有质朴者保持纯真
愿你一生都保持质朴,无需学习世俗的高低起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赠古朴相士》,通过对古朴相士的赞扬,批评了那些善于阿谀逢迎、只识权贵之人。诗中以“巧夫”为反例,他们虽然口才出众,但眼光短浅,不能识别真正的人才。而古朴相士则不同,他们在人未显达时就能看出其价值,不以贫贱取人,更注重人的本质和品性。
诗中提到,那些得到权贵青睐的人,他们的诗作被珍视,但在贫困者眼中可能一文不值。诗人强调,真正的识人者如古朴相士,能在他人落魄时发现其内在的美德。他们不会因为诗作的陈旧或贫穷而轻视,反而更能看出人的淳朴本性。
最后,诗人劝诫读者,应该追求像古朴相士那样的品质,不随世俗浮沉,保持淳朴的天性,不受贫富地位的影响。整首诗寓言深刻,对人生态度有着积极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