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
出处:《送张王臣》
宋 · 赵蕃
邂逅高标识,漂流仁里依。
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
风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书莫数,忽喜麈重挥。
论事多惊俗,谈诗每造微。
方能以文会,遽复揽征衣。
常伯麒麟像,词垣鸑鷟飞。
官今况京秩,名且达天扉。
天马当云路,沙鸥合钓矶。
无庸问车笠,要不负羁鞿。
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
风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书莫数,忽喜麈重挥。
论事多惊俗,谈诗每造微。
方能以文会,遽复揽征衣。
常伯麒麟像,词垣鸑鷟飞。
官今况京秩,名且达天扉。
天马当云路,沙鸥合钓矶。
无庸问车笠,要不负羁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邂逅:偶然相遇。仁里:仁德之地。
鄂渚:湖北地区的一个地名。
鼎州:古代地名,今湖南常德。
风月:情感与自然景色。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
书莫数:书信难以尽述。
麈:古人用作毛笔。
惊俗:超出常人理解。
造微:深入细微。
征衣:出征或远行的衣物。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尊贵。
鸑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京秩:京都的官阶。
天扉:天宫的门。
天马:象征皇帝的马。
沙鸥:水鸟。
车笠:简朴的交通工具。
羁鞿:马缰绳,比喻束缚。
翻译
偶然相遇有高雅之士,我在漂泊中寻找仁德之地。你将前往鄂渚,我也即将返回鼎州。
风月之情难以割舍,但江湖相聚却少之又少。
感叹书信难尽言,忽然欣喜笔下生花。
谈论世事常常惊世骇俗,诗歌创作总能深入细微。
本想通过文字交流,却突然被征召离开。
常伯的形象如麒麟般尊贵,词垣之上,才华横溢如鸑鷟飞翔。
如今官位在京都,名声已传至天门。
如同天马行云,我将踏上征途,沙鸥相伴在钓鱼的礁石旁。
无需再问车马简陋,只愿不负此行的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送给友人张王臣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交流和对友人的祝福。首联“邂逅高标识,漂流仁里依”描绘了两人偶然相遇,彼此在仁爱之地相互依靠的情景。接着,“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写出了友人将前往鄂渚,而诗人自己也将返回鼎州,流露出离别的不舍。
“风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暗示在忙碌的生活中,能与友人共度风月时光变得珍贵。诗人感叹“政嗟书莫数,忽喜麈重挥”,意指尽管书信往来频繁,但面对面交谈的喜悦更为难得。
“论事多惊俗,谈诗每造微”赞美了友人的学识和见解,他善于深入剖析问题,诗歌创作也独具匠心。然而,“方能以文会,遽复揽征衣”又透露出友人即将启程,不得不结束这次相聚的遗憾。
“常伯麒麟像,词垣鸑鷟飞”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常伯(古代官职)和飞翔的鸾凤,赞美他的才华和仕途前景。接下来的诗句祝愿友人在京城官场如天马行云,自由驰骋,同时也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最后,“无庸问车笠,要不负羁鞿”寄语友人不必在意身份地位,重要的是保持真我,不辜负人生的旅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赵蕃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