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出处:《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其二》
宋 · 姜特立
去去樯乌远,何时到汉东。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注释
去去:渐渐离去。樯乌:船上的鸟,这里指船。
汉东:汉水东岸。
官期:官职任期。
岁腊:年终岁末。
客路:旅途。
秋风:秋季的风。
大楚:古代地区名,今湖北一带。
风声混:风声杂乱。
三苗:古代南方部族名。
土壤通:土壤相连。
边头:边境。
新句:新的诗篇。
飞鸿:飞翔的大雁。
翻译
船儿渐行渐远,何时才能抵达汉水东岸?官职任期应在年终岁末,旅途上还吹着秋风。
楚地的风声与各种声音混杂,三苗之地的土壤相连相通。
边境那边有新的诗句诞生,别舍不得,快寄给飞翔的鸿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似之离别的感慨和对他的旅途关切。"去去樯乌远"描绘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以乌鹊的形象象征友人的离去。"何时到汉东"则流露出对友人行程的疑问和对相聚的期盼。
"官期应岁腊"暗示了友人赴任的时间应在年终岁末,"客路尚秋风"则写出友人旅途中的季节,寓含了旅途的艰辛和孤寂。"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借大楚之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友人在外地任职的祝愿,希望他能顺利融入当地。
最后两句"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诗人鼓励友人尽管身处边疆,如果有新的诗篇,不妨通过信鸽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鼓励和友情的延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关怀与期待的送别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