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出处:《送赵进臣持闽宪节》
宋 · 陈文蔚
任官自古惟贤材,天子耳目寄外台。
祥刑所系切民命,可不于此钦恤哉。
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
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
自来岩谷多啸聚,屡遣使者歼渠魁。
今幸田里各安业,毕竟习俗怀阴猜。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讼不平良善灾。
民强官弱亦已久,往往州县翻低回。
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
秋霜凛烈惩其奸,扑灭不复然死灰。
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
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
澄清本是平生志,从此四境无氛埃。
勿谓故园有松菊,长忆三径荒莓苔。
祥刑所系切民命,可不于此钦恤哉。
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
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
自来岩谷多啸聚,屡遣使者歼渠魁。
今幸田里各安业,毕竟习俗怀阴猜。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讼不平良善灾。
民强官弱亦已久,往往州县翻低回。
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
秋霜凛烈惩其奸,扑灭不复然死灰。
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
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
澄清本是平生志,从此四境无氛埃。
勿谓故园有松菊,长忆三径荒莓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任官:担任官职。惟贤材:只选贤能之人。
天子耳目:天子的耳目。
外台:地方官员。
祥刑:公正的法律。
钦恤:忧虑和同情。
猗嗟:哎呀。
东南俗:东南地区的风俗。
闽岭:福建广东之地。
崔嵬:高峻险峻。
啸聚:盗贼聚集。
歼渠魁:剿灭首领。
田里:百姓。
习俗怀阴猜:疑虑和猜忌的习气。
侵陵矫虔:欺压和欺诈。
狱讼不平:司法不公。
绣斧:威严公正的态度。
一方公道:公平正义。
秋霜凛烈:秋霜严酷。
死灰:不再发生。
阳和:阳光普照。
抚摩穷困:抚慰贫困者。
湘江:湘江。
使君:您。
八州:八个州。
泽物:惠及万物。
澄清:澄清天下。
氛埃:纷争。
故园:故乡。
三径:隐居之地。
翻译
担任官职自古以来只选贤能之人,天子的耳目寄托在地方官员上。公正的法律关系到百姓生死,怎能不在这里深感忧虑和同情呢。
哎呀,东南地区的风俗柔弱,唯有福建广东之地高峻险峻。
那里的山川气候大致相同,却因刚毅而负有险峻,难以撼动。
长久以来,山谷间常有盗贼聚集,多次派遣使者剿灭首领。
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但终究仍有疑虑和猜忌的习气。
欺压和欺诈或许难以避免,司法不公会带给善良人灾难。
民间力量强大而官府相对弱小已成常态,地方官员时常犹豫不决。
必须以威严公正的态度治理,才能确保公平正义。
秋霜严酷,用来惩戒邪恶,使之不再死灰复燃。
阳光普照,宽容大度,应像对待婴儿般抚慰贫困者。
湘江碧波荡漾,您过去曾在此地漫步。
如今八个州期待您的到来,洗清冤屈,惠及万物。
澄清天下是您一生的志向,从此四境安宁无纷争。
不要只怀念故乡的松菊,更要关注那些荒芜的小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为赵进臣赴闽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期许与对百姓疾苦的关注。诗中首先强调了选任贤能官员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天子将重任寄托在外台(指地方官),特别是司法公正关乎民生。接着,诗人提到东南地区风俗柔弱,但福建之地因其地势险峻,民性强悍,不易被轻易动摇。
诗中回顾了历来的动荡与平定,赞扬了朝廷派遣使者平息乱局的努力,并指出如今百姓虽安居乐业,但仍存疑虑和不公。诗人呼吁赵进臣以公正严明的态度治理地方,确保司法公正,打击奸邪,同时施恩于贫困百姓,如同父母对待婴儿般慈爱。
诗人回忆起湘江边的往事,象征着赵进臣过去的经历,如今他带着八州百姓的期待,期待他能洗去冤屈,带来清平。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致力于澄清政治的愿望,希望赵进臣的到来能扫除四境的乌烟瘴气,即使身在远方,仍不忘故园的松菊和隐逸生活,寓意对清廉政治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