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全文

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

出处:《题修竹美人图
明 · 王汝玉
兰膏香腻盘云绿,愁锁春山黛痕蹙。
天寒日暮悄无言,翠袖盈盈倚修竹。
修竹无心亦有情,竹花结实珠繁萦。
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
相思有种何时歇,竹上年年怨离别。
千古魂消怨不消,泪红染成鸳鸯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卷。开篇“兰膏香腻盘云绿,愁锁春山黛痕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愁绪,兰花膏的香气与女子的肌肤相得益彰,如同春山之黛,愁绪深锁其中,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天寒日暮悄无言,翠袖盈盈倚修竹”两句,将画面推向静谧的夜晚,寒风中,女子独倚修竹,翠袖轻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哀愁。修竹在这里不仅衬托了女子的孤独,也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深沉的意味。

“修竹无心亦有情,竹花结实珠繁萦”则赋予了修竹以情感,它虽无心,却对女子的相思之情有所感应,竹花如珠,繁密缠绕,仿佛是女子相思的见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秦楼人去綵鸾杳,湘江种得相思成”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与历史感。秦楼与湘江,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空与情感,女子的相思之情如同种子,在时间的流转中生根发芽,最终在心中结出了果实。

最后,“相思有种何时歇,竹上年年怨离别。千古魂消怨不消,泪红染成鸳鸯血”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相思之情如同种子,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无法停止生长,每年的离别都让女子的心灵承受痛苦,这种痛苦跨越千年,直至泪水化作红色的鸳鸯血,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以及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丽的艺术世界,展现了古代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