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出处:《题天竺寺壁》
宋 · 李天才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
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走杀:疾驰或忙碌。供奉官:负责祭祀或侍奉神佛的官员。
御香:皇帝专用的香火。
雨犹悭:雨水仍然吝啬,不下。
相公: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都堂:古代官署名,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大厅。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这里可能指佛教中的印度观音。
观音: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下山:比喻观音菩萨从天上降临人间。
翻译
走杀东头的供奉官,皇帝的香火却吝啬降雨。官员们在都堂正襟危坐,而天竺的观音菩萨再次下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供奉官员享受御香降雨的场景,同时也写到了相公在都堂里的端坐和天竺观音下山的情形。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展示了佛教与世俗权力的交织关系,以及自然界与人间活动的密切联系。
“走杀东头供奉官”一句,以动态的方式描绘了供奉官员的场景,"御香频降雨犹悭"则表达了一种超出常人的享受,这里的“雨犹悭”暗示了一种难得的珍贵。"相公端坐都堂里"展现了一个安静庄重的画面,而“天竺观音又下山”则带有一种神圣降临的意象,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供奉和观音下山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于宗教信仰与世间权力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神圣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