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然是个无烦恼,阎家倒退三千里
出处:《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九十九》
宋 · 释绍昙
幕挂春烟,簟铺秋水。
高枕横眠,鼻雷聒耳。
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畬,说甚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个无烦恼,阎家倒退三千里。
其或未然,莫道瓮中常有米。
高枕横眠,鼻雷聒耳。
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畬,说甚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个无烦恼,阎家倒退三千里。
其或未然,莫道瓮中常有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季节的景象:春天的轻烟笼罩着帷幕,如同薄雾;秋天的水面清凉如镜,铺展在竹席之上。诗人躺在床上,享受着鼻息间雷鸣般的沉睡,对外界炽热或凉爽的感受全然不觉。他似乎对世间琐事无动于衷,即使夏日酷暑或农忙时节,也毫不在意,认为自己无需依赖宫殿里的熏风。他甚至以"阎家倒退三千里"来形容自己的超脱,意指超越生死轮回的烦恼。
诗人进一步强调,即使生活中有所欠缺,如粮食不足,他也并不忧虑,因为心中并无挂碍。最后以"莫道瓮中常有米"告诫人们不必过于执着物质的丰盈,暗示内心的满足和淡泊才是真正的幸福。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宗偈颂。